联系我们

陈应芳书画网

电话:17600029338

邮箱:17600029338@163.com

 
您的位置:网站首页 >>书画知识
书画知识

书画中那些你不知道的小知识

文章关键词:2023-06-21 15:12:22

 


 

     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,中华民族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,创造了无比丰富、绚丽多姿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,我国古代书画艺术的形成与发展源远流长。至今已有几千年历史。早在人类文明刚刚出现曙光的时候,绘画这朵艺术之花,就已经开放在祖国的土地上,从上古时期的彩陶和青铜器中,可窥见深厚而质朴的风采,这些距今已有四五千年的历史了。作为独立意义的中国绘画作品,我们现在能见到最早的实物要称1949年在湖南长沙陈家大山战国楚墓出土的《人物龙凤帛画》。春秋战国时期,绘画就已作为一种比较成熟的艺术形式和表现技法,广泛的应用于社会生活之中。经过不断的演变和发展,已形成了具有浓厚的名族风格和鲜明时代特色的中国绘画艺术。它不仅是中国近、现代绘画艺术发展的重要基础,同时对于绘画艺术的发展也产生了重要影响,为了做好书画的收藏和保护,应该了解书画鉴赏中的相关名称、分类和品种。

 

      书画各部位名称
   一件装裱完成的书画,各部位有一定的名称,鉴赏书画时,必须对书画的每个部位的名称术语,有全面的了解。


1、命纸:就是画心的托纸,无论画心是纸的还是绢的都有一层托纸。如果把画心的托纸揭掉,画心则减色无神了,即无生命,故名“命纸”。

 

2、二层:揭下的托纸,有时稍加勾填,即能谓其真画者,叫“二层”,又叫“魂子”,因其是画心二层,是命纸画的灵魂。也叫“混子”,是以假乱真的意思。


3、让局:就是画心四边和裱边之间留有一分宽的空隙。谓之“让局”。

 

4、覆背:就是画幅背后整个的裱纸。

 

5、隔界:就是在条幅的上下或者手卷的前后,裱工加上一条不同颜色的绫或绢叫“隔界“或叫“隔水”。

 

6、诗堂:就是直幅画心上端,挂上一块纸方叫“诗堂”。一因画心短,经过衬托后比较得体;二是为了题诗赞画,所以叫诗堂,有人亦称“玉池”。

 

7、画杆:就是卷画用的圆木杆,画上端较细的叫“天杆”,下端较粗的叫“地杆”。

 

8、轴头:就是在地杆两端按的轴头,轴头多数是用红木、紫檀、牛角、象牙制品,轴头不仅增加画轴的美观,而且展卷灵活。

 

9、绊:在画幅背后地杆两边有两条绫或绢,如葫芦或云头样式的厢边叫“绊”。是为了保护画杆不致下落而设的。

 

10、包首:就是在画上首袖裱纸背后加架裱一段绢或绫。卷好后能包住画轴之首,故叫“包首”。

 

11、画签:在包首上端天杆粘有一段纸条叫“画签”。它是题写作者姓名和画的内容以及收藏者的姓名、年、月。

 

12、曲圈:就是画的天杆上钉的铜鼻,用它拴丝绦,以便悬挂。

 

13、扎带:就是丝绦中间拴的绢带,用来捆札画轴的。

 

14、燕带:就是画幅裱工的上端,粘有两条对称的直带叫“燕带”。


         书画的分类
   中国绘画,分工笔画和写意画两种,这是两种不同的表现形式,工笔画一一用笔工整细致,敷色层层渲染,细节明彻入微,要用极细腻的笔触,描绘物象。写意画一一用简练、豪放、洒落的笔墨,描绘物象的形神,抒发作者的感惰。写意画在表现对象上是运用概括、夸张的手法,丰富的联想,用笔虽简、但意境深远,具有一定的表现力。它要有高度概括能力,要有以少胜多的含蓄意境,落笔要准确,运笔熟练,能得心应手,意到笔随。从唐代起就有这两种绘画风格。有的介于两者之间,兼工带写,如在一幅画中,松石用写意手法,楼阁用工笔,使两者结合起来,发挥用笔、用墨、用色的技巧。

1、青绿山水画:
    青绿山水是具有独特风格的山水型,在古代绘画艺术上占有重要地位,这种画以青绿颜色为主,用笔工整,细笔重彩,色彩浓烈,富有生气。在勾线内用石青石绿着色。色彩浓烈的叫大青绿山水,彩色浅淡些的叫小青绿山水,有用金彩勾勒山石纹理的,显得画面富丽堂皇,这种叫金碧山水。

2、没骨画

    用墨笔勾轮廓线的叫骨法用笔,不勾勒轮廓线的叫没骨法,直接用色用墨进行绘画。后来又把画山水用的没骨法运用到画花画鸟上,不勾轮廓线直接用色进行绘画。

 

3、水墨山水画
    水墨山水是指唐代大诗人王维奠定的基础,不用色彩,以墨的浓淡、干湿,表现峰峦山石景色。王维是杰出的诗人,又是山水画家。他常把景色写成诗,又把诗画成画,后人说他的诗中有画,画中有诗。到五代水墨画又有了飞跃,开始用皴法表现效果,使山石更加雄伟壮丽。到明代徐渭的泼墨大写意,在水墨画上发展了水墨的技巧,把墨洒在纸上,几笔画就做到了挥洒自如。他的画法对清代的石涛、朱耷(八大山人)影响很大。清代的郑板桥和近代的齐白石等都是受徐渭的影响。

 

4、米点山水画

     米点山水也可包括在水墨山水之内,也称为米家山水,米芾用墨点出山水,用朦胧的调子,用浓淡墨、用明显与模湖的墨点表现山川景色。元代高克恭、方从义画的较好。明代董其昌、蓝瑛都有突出的成就。

5、赭墨山水画

      赭红就是酱色,也叫浅绛山水。元代黄公望创造的,薄施色彩,描写江南风光,为了表现柔和的景色,用浅薄山水。明、清两代较多,特别是清代摹古派画黄的山水画较多。

 

6、白描画

    中国画中完全用线条来表现物象的称为“白描”。白描有单勾和复勾两种。用线一次画成的叫单勾。单勾有用一色墨勾成的,也有根据不同对象用浓淡两种墨勾成的,例如花用淡墨勾,叶用浓墨勾。复勾是先用淡墨完全勾好,然后根据具体情况决定复勾一部分或全部。复勾的线不能依原路的线刻板地重迭地勾一道。复勾的目的是加重质感和浓淡的变化,使物象显得更有神采。白描是用线条、用墨线浓淡、粗细、虚实、轻重、刚柔、曲直的表现技法。宋代李公麟,发挥了古代传统绘画线描作用,创造了白描技法。元代钱选、明代陈洪绶白描画都很成功。

 

 7、指头画

     指头画又称指画,指画至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,是我国传统绘画的一个旁支。指头画,一般不用或极少用毛笔。史书上记载得比较明确的创始人是清初康熙年间的高其佩。以后画指画的人日益增多,成就卓著者有潘天寿大师。他的指画气势博大精深,格局新颖高雅。

 

8、界画

     在画的一部分或大部分,用直尺画墨线组成的画。主要表现庄严雄伟的建筑物,如宫殿,庙宇、楼阁、亭台等。五代时卫贤、元代郭忠恕达到了高峰。清代袁江、袁跃都是画界画的。

 

书画的品种(名称)
书画家把写的字或画的画,经过装裱后,可分为手卷、册页、堂幅、条幅、屏条、横披,对联、扇面等。

1、手卷:就是把书画装裱成卷子,即书画横幅之长者,不适合悬挂,只可舒卷。卷子有大有小,手卷不仅便于案头展阅和临摹,而且适于保管、延长书画的寿命。

 

2、册页:就是把书画分成页数装裱成册子,称为“册页”。册页一般分为八开、十二开、十六开,最多为二十四开,都是双数。发现有单数者即为残缺,俗称失群册页,册页有大有小,最小的册页称为袖珍册页。


3、堂幅:俗称“中堂”因画幅较宽大,适宜悬挂在堂屋中间,故称为“中堂”。

 

4、条幅:窄于堂幅之直幅谓之“条幅”,特别是窄长的条幅,形如琴者又名“琴条”。


5、屏条:书画成堂的屏条,常见的有四条、六条、八条、十二条最多为十六条。不能单挂,多有四季景或临摹名家的绘画等。

 

6、横披:即横幅的字或画。


7、对联:俗称对子。两条的字数一样多,上下文辞相呼应。故称“对子”。另外,有“龙门对”,因字多不能直书一行,则写为两行,上条由右而左,头行字多末行字少;下条,由左而右,亦头行字多,末行字少,相对挂起,字如“门“字,故称之为“龙门对”。上条和下条均由右而左的一样写法的称之为“顺龙门”。

 

8、扇面:就是书画家,在扇面上写的字或画的画,故称之为“扇面”。

 

 

 

上一篇:没有上一篇了 下一篇:没有下一篇了
文章关键词: